因為書沒有在手邊,所以這篇文章寫的內容都沒有按照書中的原文,是光憑記憶所寫下的,如果有差異太多之處,敬請多多指教。
 
原本這個書名完全不吸引我,它的名字是[上哈佛真正學到的事]。一方面是我應該沒機會念哈佛,另一方面是我對於學校教育這種東西已經覺得很疲倦了,所以這本書一開始我完全沒有興趣翻開它,後來我在新書區走來走去,每一本都饒有興趣的翻兩頁,這本也不例外。剛好我翻到了一段話,大意是如果你在課堂上不舉手發言,這表示1.你完全沒準備2.你對這門課的教授抱持厭惡的情緒3.你反對這堂課的內容。雖然我知道在課堂上太安靜不是件好事,但我沒想到這會變成是對教授有所不滿的表示,這引起了我的興趣,閱讀完整本書後,發現一些觀念很有趣,或是以前曾經想過卻沒有化成語言的。
 
.追求稍微專長的事情,不如追求喜歡的事情
能夠考上好大學,通常是高中時功課表現頂尖的一群,往往以我的數學或我的國文優於他人為榮,認為這個科目是我的專長,應該要以此為業,但是到了一流大學後,所有的同學在都是一等一的高手,一山還有一山高,此時就會淪入自我懷疑中,「我真的適合唸這個嗎?」「我真的應該在這裡嗎?」最後不是離開就是崩潰了。
所以我們必須以喜歡、興趣來選擇自己要的是什麼,而不是把稍稍贏過他人的科目誤以為是自己的專長,這樣才不會遇到更強的人之後就讓自己的信念改變。
      告訴自己,我是因為喜愛而來,才會有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,遇到更好的人也會覺得可以互相切磋而高興。
 
二、唸書後要跟同儕一起討論,不要自己一個人讀,我們會在不停的思辯中進步,只有自己一個人是不會有大幅進益的,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,對同一個事件會有不同面向的解釋,了解這些不同的部分才算是真正讀懂它。另外課堂上不懂的一定要向教授求援,不說出來的事情誰會知道呢?不知道的話誰能幫助你。每學期要親近兩個教授,讓他們知道你的名字,以後的出路也可以請教授給一些建議。
 
三、在書中有舉同學的父母為例,他們給予孩子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觀念,父母給予孩子一雙鞋,讓孩子可以穿鞋跑跳走路不會受傷,這是必需品,所以由父母出錢買。如果是在這雙鞋子之外,為了裝飾或是為了其他的理由還要買另一雙鞋,那就請孩子自己打工賺錢買,因為那是非必需品。
台灣的父母對孩子都很好,加上文具並不貴,於是往往給孩子太多,我常常看到小孩鉛筆東丟一枝西丟一枝,也時常撿到數塊擦子,這就是給的多於需要,於是孩子們學不會珍惜。
 
四、以前常常聽長輩說,剛上大學不要這個不要那個,聽起來真的是很煩,想著上了大學限制還這麼多,誰要聽阿。這本書裡面提到了相同的觀念,同時也告訴我們答案。為什麼剛上大學不要談戀愛?因為這是大學生教新朋友的黃金時期,錯過了一年級,其他同學都已經有自己的朋友圈,二年級要加入幾乎是不可能了。如果你一年級交的是同班的男女朋友就更糟了,簡直是永無寧日,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其他人八卦的來源,活在他人檢視的眼光下是不會開心的。為什麼剛上大學不要參加太多活動?因為你還沒有習慣大學的讀書方式、教授的教學方式、同學的互動、活動的本質。當你有許多活動可以參加,就更要小心的選擇,活動的內容是什麼?會不會影響我今天的生活?我有沒有時間參加?是不是應該先預習上課科目?什麼事情先做?什麼事情重要?管理好自己的時間,思考真正想要的生活,然後才去參加活動。如果一開始就被活動擠滿,將嚴重缺乏思考的時間,也會將適應的時間後延。
 
五、溝通是重要且需要練習的。在書中提到解說積木為例,寫下自己組合積木的順序,拿給另一組來組合,結果卻組合出和原本自己所構思不同的東西。我非常的拙於言詞,所以更需要以精確的字眼來告訴別人自己所想的內容。
 
六、孤單的站在自己的標準上。在書中提到的是電擊的例子,我們回答出錯誤答案時處罰的是另一個人,電壓伏特數越來越高,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處罰別人是不應該的,竟然還繼續回答下去,沒有思考整個流程原本就是完全錯誤。另外還有提到當每個人都分開時會回答出正確的答案,但是當一群人一起回答,而前五個人都回答錯誤的答案時,第六個人也會想是不是自己錯了,於是也回答出錯誤的答案。我們很容易流於制式化和聽從別人,沒有思考其中的對與錯。但是人生中有很多時候他人的標準可能是不合常理或沒有邏輯可言,這種時候我們必須確認自己的原則,勇於選擇自己的道路,孤單的站在自己的標準上。
 
七、作者形容哈佛是一條資源豐富的河流,而學生在其中學習如何游泳,離開校園後就會較為適應外面的大風大浪。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譬喻,我們在學校裡學習的不盡然是課業上的內容,同時也學習到如何找資料、判斷然後決策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在同一條河流中但每個人的游泳姿勢卻不一定相同,這真是美麗阿,我討厭全部都一樣的東西。
 
八、名言
「讀書的痛苦是一時的,不讀書的痛苦是一輩子的」
「瘋狂的讀書,安逸的玩」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tejac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